最新消息
因天空部落格關站移至痞客邦,本人授權台南筆記轉載文章若有缺圖與修改以本站部落格為準。(若文章有誤,也會不定期修正)

目前分類:府城水文篇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雲海龍吟

 

文章標籤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明永曆十九年,即清康熙四年,台灣進入天日曬鹽的時代,據連雅堂先生所著之《台灣通史榷賣志》記載:「永曆十九年諮議參軍陳永華始教民曬鹽,擇地於天興之南,則今之瀨口也。其法築埕海隅,舖以碎磚,引水於池,俟其發滷,潑而曬之,即日可成。」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鹽埕溪由來:

乾隆十五年(1750年)洪水沖毀瀨口鹽田,後來鹽民移至現鹽埕西北側開闢鹽田,沿用舊稱「瀨北埸」面積96甲。並陸續遷移到鹽埕附近居住,就逐漸形成聚落,稱為「鹽埕」。竹溪下游河道穿過鹽埕流入台江內海,故名為「鹽埕溪」或稱「利南溪」,是鹽埕區的主要河川。

文章標籤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道光三年(1823),曾文溪改道南流入台江,洪水挾帶大量泥沙,嚴重淤塞台江內海,府城三郊海運貿易即受到影響,三郊為了保持航運通暢,於是集資僱工開通五條港運河,通往安平及四草湖。

 

文章標籤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95運河.png

明治三十六年(1903)8月的一場暴風雨將安平港淤塞,由於古運河被曾文溪帶來的泥沙淤塞,大正初年為籌謨台灣南部物產之運銷及漁業發展,在舊運河南方有一條通安平的道路作為屏障(紅色線),於大正十一年(1922年)4月16日在舊運河南邊平行開闢新運河(紫色區域)。

文章標籤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百年前,西門路以西是一片海埔新生地,五條港如手掌般的橫穿而過。其中最北的「新港墘港」,流經這一帶,形成重要渡頭,來往船隻、商旅不絕,於是便也造就出附近老古石街的繁榮。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e45e1037707b.png

安海港北側分支松仔腳港源自仁愛街41號、43號之間的小巷,蜿蜒過忠明街流入海安路海安路二段128巷。 當年馬雅各醫生來臺在府城西門外的看西街(今仁愛街43號)租屋,前屋為禮拜堂,後方闢為醫館,作為在臺傳教之起點。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次只要去安平遊玩,必會經過安平路,在路上橫跨台南運河往安平路上的橋樑有「臨安橋」、「望月橋」、「承天橋」、「安億橋」然而你知道最早通往安平路的是那一座橋樑呢?


文章標籤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條港文化園區總覽圖(台南市政府版權所有)

14bc1776d4e350.jpg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22年7月11日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司令(雷理生)抵達澎湖,開會決議在澎湖風櫃尾建立城堡作為貿易據點,期間為了貿易與明朝政府開戰。

 

文章標籤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元溪

原為府城北門外的天然河流,發源於臺南臺地流經燕潭,向西流注入臺江,在明鄭時期之水道尚深,漲潮的時候附近的居民常以竹筏載運農產品溯溪而上在燕潭貿易,至道光年間台江陸化後,文元溪就無法再通航。

文章標籤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燕潭一說緣自乾隆戊午科(1738)台灣舉人陳輝《鎮北門晚眺》詩:「煙籠竹樹接沙洲.....僧歸廢寺鐘尚寂,燕喜澄潭水不流。」時適有群燕飛繞水上而得名。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照清道光10年陳國英在「台灣采訪冊」<水勢> 所記: 「溪仔墘溪源出東門外太爺廓前,南流大橋頭,過竹溪寺邊,轉過曾蔡二姬崙,旋轉經溪仔墘,溪流鹽場,注台江。此郡城外第一條之左分水也。」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划龍舟活動起源台南市,康熙六十一年(1722)清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赤嵌筆談》之三「台海使槎錄卷二」紀錄:「自初五至初七,好事者於海口淺處用錢或布為標,杉板魚船爭相奪取;勝者鳴鑼為得采,土人亦號為鬥龍舟。」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柴頭港溪

 

文章標籤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枋溪又稱溝仔底,為德慶溪的主要支流,枋溪流過的地方地勢較為低,其低漥地帶被稱為溝仔底,不過後來溝仔底地名範圍縮小,專指民生綠園東邊河段及太平境基督教堂後方河段。日治以來,這些河段逐漸改為涵箱暗渠,成為今日的巷道,1944年後枋溪已由地表消失。

 

文章標籤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a70149ce13ae.jpg

台南地方法院前人行道上的福安坑溪正在施工中,在法院的外牆上的是禮運大同篇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時候每當放學時騎著腳踏車從夏林路經永華路到金華路時,有一個腹地很大的水萍塭紀念公園,小時候不覺得那裡有什麼故事後來才知道原來以前是港埠,後來港埠淤塞,只剩下一大片水窟,隨著都市發展乃至漁塭之出現,魚塭地成為蓄滿浮萍的水池,稱之為「水漂塭仔」。而水萍塭位於舊地名下林仔一帶,所以一開始就先以古地圖來說明下林仔與水萍塭的歷史淵源。

 

文章標籤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7665db438a7c.bmp

雍正三年(1725年)因為戰船的需求增加,同年在福建省設立三座軍工廠,而在今台南市立人國小後方附近設立「台澎軍工道廠」,是台灣所設置的第一座軍工廠屬台灣道專管,負責台澎水師轄下九十八艘戰船的修造工作, 所製造的戰船皆是中式帆船,為1752年臺灣縣城池圖左下方之「船廠」(俗稱大廠、北廠)。

文章標籤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之前探討過枋溪的流域後本篇要尋找的是開山路延平郡王祠附近溝仔底「枋溪」的另一支流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