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曆十九年,即清康熙四年,台灣進入天日曬鹽的時代,據連雅堂先生所著之《台灣通史榷賣志》記載:「永曆十九年諮議參軍陳永華始教民曬鹽,擇地於天興之南,則今之瀨口也。其法築埕海隅,舖以碎磚,引水於池,俟其發滷,潑而曬之,即日可成。」


江日昇《台灣外記》云:「鄭氏之參軍陳永華,於康熙四年,以煎鹽苦澀難堪,就瀨口地方,修築坵埕,潑海水為滷,曝晒作鹽,上裕國課,下資民食。」而鹽田瀨口,即成為台灣天日晒鹽的發源地。


古代池鹽生產方法主要有撈取法、開掘法、曬制法和煎煮法四種。早期台灣的製鹽方式大多是採用煎煮法,煎煮出來的鹽十分苦澀,不太能吃,因此常常還須從大陸運鹽過來。至明鄭時期諮議參軍陳永華教民曬鹽。將海水引入鹽埕,利用陽光來曬鹽俗稱(天日曬鹽),可分成「淋滷曬鹽」與「分池曬鹽」兩大系統,取代傳統製鹽品質不佳的問題。


1543d4e00a8e9f.bmp

「瀨口」一名之由來以無從考,圖中的瀨口庄是當時主要的聚落,始自明鄭時代永曆十九年(1665)陳永華引西北側台江內海海水,在此開闢鹽田,供應民需,開征鹽稅,稱為瀨口鹽埕,(盧嘉興,1972:2)是台灣鹽場的發源地,因鹽埕不足供應增闢洲仔尾鹽場,與打狗鹽田。

 

明鄭自歸清後,產銷均由人民自營,僅對鹽田課收一定之租稅,稱:「鹽埕餉」。後來因抬高鹽價論爭紛起,造成民怨,雍正四年(1726)4月實施鹽專賣,於是鹽業遂收歸官營,由台灣府所管理,同年將洲仔尾鹽場分設「洲北」與「洲南」場。

 

1746.png

乾隆十一年(1746)台灣鹽場圖有四處鹽場:瀨北場(台南鹽埕)、瀨南場(高雄打狗鹽埕)、洲北場及洲南場(台南永康鹽行)。

 

乾隆十二年(1747)《重修臺灣府志》所載: 「四場曬丁計三百三十五名;洲南場設巡丁八名、洲北場設巡丁十名、瀨南場設巡丁四名、瀨北場設巡丁六名,晝夜巡邏。每場設管事一人,派家丁一人,專司稽查,以防透漏。…四場鹽埕,共二千七百四十四格。每埕所出之鹽,盡數用制斛盤量收倉,每月照數給價曬丁收領。……計四場收入倉鹽,每年約九萬、 十萬、十一萬石不等。」

 

 

1752年臺灣縣境圖.png

乾隆十五年(1750)洪水沖毀瀨口鹽田,後來鹽民移至現鹽埕西北側開闢鹽田,鹽田結構改為曬鹵式,沿用舊稱「瀨北埸」面積96甲。 並陸續遷移到鹽田附近居住,就逐漸形成聚落,稱為「鹽埕」。鹽田歷經大雨、風災的侵襲,使得瀨北場離海漸遠。乾隆十七年(1752)重修臺灣縣志:臺灣縣境圖可見瀨口、鹽田二處舊地名。至明治二十九年(1896)鹽埕庄共有168戶,670人、瀨口庄戶數僅有69戶,人口為231人(土屋重雄,1897:286)。

因為瀨口遷庄,其中20~30戶吳姓,住在現今白雪里,輪流奉祀池王爺。直到大正十三年(1924)正逢鹽埕北極殿重修居民倡議將原奉祀於保靈宮之池府千歲請來北極殿合祀供奉,故有「瀨口無廟,鹽埕雙頂轎」之諺語。

 

傳說因四鯤鯓與鹽埕庄向來不合互相鬥法,原本立在四鯤鯓龍山寺廟頂神射手(趙子龍公)要開弓射往鹽埕,後來鹽埕人收買工匠調整方向,誤射瀨口導致敗庄。

 

 

建設臺邑望樓圖說.jpg

乾隆四十三年(1778)《蔣元樞重修台郡建築圖說》,可見台南鹽埕由於位於瀨口以北,故稱「瀨北埸」。洲仔尾鹽場以蔦松溪為界,分成洲北場與洲南場。

 

乾隆二十三年(1758)10 月,洲北場因為暴風雨之侵害,鹽場嚴重損毀,全數遷往諸羅縣西港西岸(七股鄉大寮一帶),仍沿稱洲北場。道光二十八年(1848)在北門區北門里一帶,開闢的第三代洲北場。

 

乾隆五十三年(1788)8 月,洲南場被洪水淹毀,全數遷往嘉義縣安定里(七股鄉篤加村東南),仍沿稱洲南場。後來也毀於洪水,道光四年(1824)吳尚新受命擇地重建第三代洲南場(布袋鹽場)。

 


1543d4de6b5511.png

瀨口鹽田毀於乾隆十五年(1750)之洪水,而居住在瀨口庄的居民則轉為耕農,在清末年間受到瘟疫的影響,大多遷移至鹽田、喜樹、灣裡各庄居住。瀨口聚落陸續遷出而敗庄。從中華南路二段233巷進入田間,正是瀨口庄的主要聚落所在,今日盡是菜園,已經沒有曾經是村舍密集、人丁旺盛的景象。

 


1543d4de8974a0.png

從產業道路進入瀨口庄故址,除了沿途有數座農舍外,如今僅剩老榕樹成為瀨口故址的地標。


1543d4deaea8b9.png

穿梭在瀨口庄的產業道路之間,享受靜謚田園風光。 一起加入開心農場吧!


1543d50042c285.bmp

中河仔是昔日瀨口庄通台江內海的河道,村舍住於兩排沙丘上,竹筏由外海順著港道,可以直接划行到庄的中央再卸貨。故居民稱之為「中河仔」。


1543d4ded32f3e.png

瀨口庄中河仔部份遺跡就是在圖中巴蕉樹的地方,如今雜草蔓延水路以不復見。


1543d4df566f66.png

而中河仔水路有二條, 南方水路由瀨口舊址往西北從興隆路275號旁流出,過興隆路接南和路88巷至天路宮。


1543d4dd7bae43.png

水路至天路宮前轉西邊流出。


1543d4ffed16f3.jpg

台南鹽埕天路宮主祀八府千歲,創建於大正八年,原供奉無祀孤魂的萬應公祠,早期此處偏僻,僅有只有鹽民與附近的人會來祭拜,據當地耆老說萬應公對於來祭拜者非常靈驗,當地流傳萬應公幫忙「巡鹽埔水」的故事。


1543d4ddabfcd6.png

從天路宮西側往中華南路二段315巷26弄南邊一路至濱南路111號。


1543d4df759b63.png

濱南路111號轉北過濱南路往西出海。


1543d4df9716e6.png

過濱南路旁現今還保留一小段水路為中河仔出海之水道。 北方水路即由南區區公所經台南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鹽埕派出所往西接中華南路315巷一弄、二弄過濱南路往西出海。 由於文獻上的資料有限,有關瀨口中河仔的記載不多,只能試著從有限的記載中,找尋蛛絲馬跡,體驗先民的艱辛生活。

 

補充: 淋滷曬鹽法為台灣明鄭時期諮議參軍陳永華自大陸引入台灣並改良的製鹽方法,故名思意便是透過將海水不斷的淋在沙土上,再透過「入溜」反覆澆海水與踩踏鹽沙土,將濃度高的海水過濾提煉出來。然後在撥灑在瓦片拼湊成的結晶池上,曬出純白鹽。

 

154486185936c3.bmp

乾隆年間《蔣元樞重修台郡建築圖說》重建洲南鹽場圖說:

 

查台郡鹽課分六場,洲南產鹽獨多,輸課尤足。 其地在鎮北門外十餘里,四面環海,形圓而土黑。 中設課館,週列鹽倉,外置鹽埕:此舊制也。 歲久傾圮。 伏念場為產鹽供課之區,不宜任其倒壞。 謹捐貲重建正屋三楹,左右各置廂房。 其館外左側,向有小屋數間,以為哨丁住宿之所;今照舊址另建。 鹽倉亦多倒壞,茲於整舊之後復行添蓋,新舊共計二百餘間。 其鹽埕積鹵之處,亦皆修整。 規模視舊,頗稱完備;而核計近來場鹽亦多旺產,可無慮絀。

 

 

洲南北鹽場.png

洲北場及洲南場現今位置圖,洲仔尾鹽場過去有許多鹽商設行批發,因販鹽方便成為鹽商聚集地,後來聚落以此命名為「鹽行」。

 

 

參考文獻:台灣外記、台灣通史榷賣志、臺灣地名辭書、台灣鹽博館、永康鄉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