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年前,西門路以西是一片海埔新生地,五條港如手掌般的橫穿而過。其中最北的「新港墘港」,流經這一帶,形成重要渡頭,來往船隻、商旅不絕,於是便也造就出附近老古石街的繁榮。


14c347e8326900.png

「咾咕石渡口」位於今民族路三段與文賢路交會口,可直通安平,道光二年(1822)時,為修建渡口泊岸、石橋,以利行人往來,曾留下「修造老古石街路碑記」一方,由文中捐銀之眾商民及船戶名單可知,當時此地確是「商旅往來之地、人民輻輳之區」。


由於道光三年(1823)台江淤塞,使五條港區主要港道迅速淤淺,貨物改由老石古石港(後發展成新港墘港)因港道較深,成為郊商船隻出入的主要港道。


自清乾隆年間以降,由於緊臨新港墘港道,來往於府城、大陸間的郊商貨船,在將台地所產之糖、鹽、龍眼乾等貨物運往大陸後,返航時為免船輕航行不穩,乃以沈重之老古石(珊瑚礁)為壓艙石,抵港後老古石沿街堆置,街名得自於此。


「老古石街」,上面鋪的都是壓艙石,「兌悅門」就以老古石作為建材,有一些從澎湖運來作為建築用的珊瑚礁石(俗稱老古石)。

 


14c347e9aea3c1.png

昔日的「老古石街」以被現在的街道磚頭所取代。


14c347e9f32966.png

道光二年立「修造老古石街路頭碑記」,見證老街昔日的繁華。


14e4e5909dcc69.jpg

城門門高四公尺、厚三公尺,門洞寬三公尺,城門以老古石為基底,再砌上紅磚,旁邊還有一個樓梯可以通往城牆上。 由於曾文溪改道造成大西門外之台江內海漸成陸地,僅餘新港墘港河道較深,成為郊商船隻出入的主要港道,所以老古石街的人越來越多,而錢財就越多,所以這一帶經常有海盜出沒,當時住在這裡的人就很害怕,所以先在這裡以木柵環繞做成圍牆,後來就以老古石作為建材。


154fae239e23ef.jpg

舊兌悅門照片。


14e4e590ace416.jpg

西元1860年安平開港之後,洋行設立引進西方之跨國貿易,整個安平港越來越繁榮,當年為了貿易上的競爭,因兌悅門城牆修築有如弓身造型,就用石頭做一個射箭的箭頭,晚上偷偷的埋在門下,箭頭朝著安平的方向,藉此破壞安平港的地理,再設置一座石獅爺以坐鎮驅兇避邪,最後因淤積沒有辦法通船貿易,於西元1941年三郊解散,為五條港的繁華畫下句點。


154fae23288fed.jpg

老古石街公議:據聞道光二年(1822年),是當時公正人士在集福宮成立了一個評議機構,專司協調商務、士地等各種糾紛,其實有點像我們現在的調解委約會一樣。


154fae23509d68.jpg

目前仍然和「修造老古石街頭碑記」並鄰,置於兌悅門旁的「集福宮」內供信徒膜拜。

 

 

SDC17237.jpg

集福宮旁就是台南仕紳林叔桓 (人稱三舍) 別墅「礪園」舊址,如今僅存礪園之涼亭。1942年林叔桓先生買下此處作為宅邸,面積至後方活動中心皆屬於林家土地,現今產權為集福宮所有。

 


154fae2377cd7a.jpg

涼亭上方至今留有「礪園」字樣,為書法家于右任落款。。

 

DSC_0040.JPG

民國38年〈天壇重修碑記〉,獻款舊臺幣五百萬以上的芳名錄,林叔桓以一億四千萬元居排行榜第一名,林耕宇是他二哥以六千萬元旁行第三名。

 


參考文獻: 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