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臺南市東區東門路與勝利路交叉口
【創建年代】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三級古蹟)
最新消息
- Mar 23 Mon 2009 00:00
府城大東門
- Mar 22 Sun 2009 00:00
府城大南門
大南門創建於清雍正三年(1725),由知縣周鍾理督建,為府城通往鳳山等地要道,當時臺灣府開始以木柵圍城,並在周圍築城門七座。清雍正十一年,於北門到南門之間種植刺竹,並在面臨西海岸的城牆上擺置兩座大砲。
- Mar 22 Sun 2009 00:00
泮宮石坊
「泮宮」代表郡縣之學,而牌坊本身則有表彰(孔子)之意,立於東大成坊外,原是舊時孔廟最外的出入口。可惜日治時開闢南門路,將石坊與孔廟隔開,原有功能遂逐漸被人們淡忘,許多人甚至不知道那是孔廟的附屬建築。
- Mar 22 Sun 2009 00:00
蕭氏節孝坊
- Mar 21 Sat 2009 00:00
府城三大奇案
府城三大奇案,於六合境內區域,所謂六合境是指延平郡王祠、大埔福德祠、仁厚境福德祠、清水寺、永華宮、馬公廟、油行尾福德爺廟等廟宇,走在不起眼的巷內隱藏著豐富的文化資產與故事,希望你下次來到府城時別忘了逛一下這些小巷,一同感受府城的傳奇。
- Mar 21 Sat 2009 00:00
鳳凰城之府城龍脈傳說
- Mar 16 Mon 2009 00:00
府城七丘
每次騎機車在台南市區逛,感覺到街道的地形卻是有高有低,相信來台南遊玩都有感覺到,難道是規劃道路的時候故意做的嗎? 其實不是,我查了一下在連雅堂的「台灣通史」。在卷十六城池志中,述及城垣之內,仍屬台南台地西部,七丘是指府城內被德慶溪以及福安坑兩水道切割而成的,昔日有赤崁、鷲嶺、山仔尾、山川台、崙仔頂、覆鼎金、尖山等七座小山丘,因有小溪流過附近,溪谷低下而相對顯出台地高陡。在近現代中高層建築密集興建於城內,在都市發展與道路規劃之下,府城七丘在視覺上已經難以察覺,那現在七丘現今已經變成什麼樣子,我只能依當時後的舊地名帶你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