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官亭 地址︰民權路三段一四三巷八號
乾隆四年(西元1739年),巡道鄂善在此興建接官亭,初建有三進,第一進為大門、第二進為接待官員設宴用的「官廳」、第三進為風神廟。 第四進大士殿是當地居民於乾隆十一年(1746年),所建主祀觀音大士,乾隆三十年(1765年),知府蔣允焄曾整修過,主體建築未曾改變。
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知府蔣元樞認為接官亭是府城的出入門戶,應要有宏偉的建築觀瞻,於是重修擴建官廳、風神廟堂及興建碼頭、石階、石坊,並在接官亭的左側購買民居為公館,做為官員落腳休息、宴集等場所。
接官亭為迎送往來官員的場所,早期大陸官員來台,大都先由內陸抵達廈門,渡過黑水溝,到達鹿耳門,再渡台江,最後由南河港入府城。地方官員在此恭迎聖旨及迎接朝庭官員,抵達後到後面的風神廟拜謝保佑行船平安抵達,此處可說是台灣府的大門。
風神廟專祀風、雷、雲、雨及山川諸神,並設有官廳,當時清朝文武官員到台上任或離台必須在此祭拜,為清朝的官方祀廟。
接官亭石坊,於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臺灣知府蔣元樞所建,由泉州花崗石和青斗石構成 4 柱 2 層 3 開間的歇山重簷建築,高達 8 公尺、寬近 7 公尺。是知府蔣元樞特地遠至泉州訂造,並運來了這座石坊。
接官亭又有「接棺」的意思,早年來台灣打拚的大陸人在去世後因民間習俗,客死他鄉的人希望能落葉歸根,而棺木運回故鄉要等船期,所以就先暫停棺於官廳後,等待返鄉的船期,從南河港運送回家鄉安葬。所以石坊上的「鰲柱擎天」有鎮煞之意。
另一傳說風神廟前為烏龜穴,據說為鰲龜精所居,因時常動盪在海上易引起波浪,所以在廟前建石坊把龜頭壓住,使鰲龜難以動彈。
由蔣元樞「重修風神廟並建官廳、碼頭、石坊圖」,可清楚看見當年,城門旁南河港蜿蜒流過,河上架的是「安瀾橋」當時官員乘著舟船,停靠在渡頭。岸上地方官員立於石坊前相迎,官員上岸後,被迎入官廳並祭拜風神,最後在公館接受地方官熱忱的設宴款待。
在石坊左右兩邊各有新造石亭為「峴石亭」、「棠蔭亭」。後來因地震震垮,在民國八十二年重修風神廟時就在原來的地基上仿造一座石亭。
在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城池圖,可知接官亭石坊當時還未興建,「太平橋」就是安瀾橋的前身。
昔日的「安瀾橋」遺址。
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臺灣知府蔣元樞,在安瀾橋邊南河港岸建碼頭,為渡船頭,稱「鎮渡頭」,現如今還能見到鎮渡頭地勢高低及起伏狀況。
上層奉有塊長形石牌,前圖為祥雲彤日。
後圖為雙獅戲球。
下層中央3塊通樑石版上有題字為「鯤維永奠」、後為「鰲柱擎天」
牌坊前額題「鯤維永奠」,橫額下方是青斗石雕的官吏送往迎來圖。 最下層的兩邊樑頭刻的是螭虎啣樑,中間則刻雙龍搶珠,一龍翻天,一龍覆地。
在小額枋刻有「回首麒麟」、「龍馬負圖」與「靈龜負書」。 對聯『疊嶂重洋鞏內外千年鎖鑰,撥文奮武壯東南半壁金湯』
橫額後題「鰲柱擎天」
對聯『萬年聖烈奠南天牛女躔分舜野,一路福星迎北極風雲會際堯衢』
兩根石柱的前後楹聯,字跡雄渾有力,皆為蔣元樞所撰。 坊面上的石刻雕飾相當豐富精美,有仙鶴、雄鷹、麒麟、神龜等圖騰,雖經風化,仍可看出當年泉州匠師雕工靈巧,值得仔細觀賞。
四柱有夾石強化結構,並刻有花卉圖案。
大正七年(1918年),日本人為闢今日的民權路,將官廳之後的三、四進拆除,將原官廳則改作風神廟,而原來廟堂的神像則移至官廳供奉。大正十三年(1924年),當地居民依遺留的官廳規模重建風神廟,大約就是今天所見的模樣。
民國八十三年市府新闢康樂街,接官亭與計劃道路相衝突,而後決定將石碑亭西移二公尺使道路暢通。如今此段和平街鋪設水紋狀地磚象徵昔日是南河港道,俗稱官道(藍色箭頭)。
五條港古今對照圖。
光復之後遭到拆除的石碑亭於民國八十四年仿古重建,但位置好像不對。
接官亭旁巷內的老古石(珊瑚礁岩)及蚵仔灰堆成的牆。
後方是皇帝親賜的四塊石碑立於接官亭旁,我在想船能開進來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