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龍吟

 

鯽魚潭是距今約3500年前由古大灣海峽演變為潟湖而成的水潭,永康市位於大灣低地,約三百多年前,永康有一半位在「鯽魚潭」中,鯽魚潭為調節上游許寬溪的溪水流量,清道光末年潭水漸漸消失,失去了調節功能,鯽魚潭水改道南流後水位降低,附近居民順勢開掘疏濬、灌溉農田,使得鯽魚潭加速乾涸,逐漸成為耕地。

 

 

赤崁荷耕圖1.jpg

1644年 S.J.Domckens所繪製「赤崁荷耕圖」,在鯽魚潭內繪有鴨、鵝等動物。墨綠色為耕地,在荒地上,多處繪有鹿隻,反映當時在台灣有豐富的鹿群。

 

最早的記載是在康熙24年(1685年)蔣毓英的『台灣府志』─「鯽魚潭,在永康里東南,周圍大十里餘,深不可測,潭生鯽魚甚多,年有徵稅。」

 

 

康熙臺灣輿圖.jpg

在康熙臺灣輿圖(1692年)「鯽魚潭」範圍南北長約10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的湖泊,鯽魚潭在臺南府城之東,故稱東湖,為旱禱雨之處,又稱龍潭,因潭中多鯽魚,俗稱鯽仔魚潭, 範圍約位在現今永康區,北自烏竹里(烏鬼橋),南至嵌下陂,東為王田、北灣(王厝)、西灣(頭前李)、南灣(潭墘─巷口)崙仔尾,西邊沿著台南台地東側的角秀(角宿)、龍潭(蜈蜞潭)、永康、土虱堀、網寮、建國、仁德鄉下洲仔田、石碑仔、崁腳白崙等附近之範圍。

 

 

乾隆十二年臺灣縣圖.jpg

乾隆十二年臺灣縣圖。崁頂山自古為郡城的第一重屏障,東側昔稱鯽魚潭,為昔日台邑八景之一,稱為「鯽潭霽月」或「龍潭夜月」。

 

 

鯽潭霽月.bmp

乾隆十七年王必昌的『重修台灣縣志』記載:「鯽魚潭在永康、長興、廣儲三里之界,匯納眾流,修而不廣,計長可三十餘里,多生鯽魚,年有徵稅,三里之田,資以灌溉,一名龍潭,旱時禱雨於此,位府治之東,又名東湖,最宜霽月,為邑治八景之一」。許多文人雅士遊歷鯽魚潭,往往以詩文吟詠此勝跡。以下選錄幾首相關詩句:

 

龍潭夜月 作者李雰
月皎寒潭清,夜深秋露白;驪龍自在眠,雲影蕩天碧。


鯽潭霽月 作者錢琦
宿雨初收夜氣妍,空靈色相妙難詮;澄來止水壺中月,洗淨淨雲水底天。
鮫女靜開霜匣照,驪龍冷抱寶珠眠;冰心徹底誰憐取?留得清光在海邊。

 

鯽潭月夜泛舟 作者章甫

十里寒潭凈碧流,歌聲風送月明舟。雲山倒挂千層畫,天水交融一色秋。
宿鷺連拳圍玉鏡,躍魚噴沫碎金毬。江亭上下隨波去,人在冰輪轉處遊。

 

鯽潭霽月 作者章甫

月印寒潭掃卻雲,水光月色兩無分。漁舟夜唱天心處,風送歌聲鏡裡聞。

 

鯽潭霽月 作者陳輝

一潭澄徹月流華,瀲灩浮光四望賒。冰鏡濯磨塵不滓,玉英潭洗色無瑕。
清涵藻行披幽澗,冰照魚龍戲淺沙。夜靜村廬疏雨外,簫吹隔屽半漁家。

 

 

新建鯽魚潭圖說.png

乾隆四十二年,蔣元樞擔任臺灣府知府期間編修《臺郡各建築圖說》

 

新建鯽魚潭圖說:「鯽魚潭,在鎮北門外十里;內山之流,悉瀦於此:蓋有關於水利者也。 台灣地皆沙土,崖岸為水所囓,時久日就低窪。 以是潭面較昔愈寬,蓄水益多;東西相距廣可十里,長亦如之。 潭之左右西北各岸,各枕山麓;其東南為鳳、諸之境,則崇山峻嶺、層峰迭嶂隱現於雲霞蓊靄之中,為海外名勝地。 往時僚屬紳耆雖知有茲潭之勝,而登臨遊屐從無一過者焉。.....元樞既修海會寺以供遊涉,又於此地面潭建屋五楹為官廳。 其後為後軒,軒之右為箭亭,與官廳相並。 自箭亭前數武,為半舫。 自半舫折而東,引潭水為曲港,界於官廳之左;通以小橋,別置行廬茅舍。 由橋而東,架以虹橋。 潭中,構湖心亭一座。 以竹筏為船,蕩漾潭中,可觴可詠。.....」

 

 

SDC15194.jpg

因鯽魚潭範圍廣大,這次雲兄選鯽魚潭橋為踏查起點,鯽魚潭橋,又稱「龍潭橋」,太子路為昔日通往後甲、府城的重要橋樑,始於康熙31年(1692)南路營參將吳三錫創建,不久被水沖毀,又屢次修建,乾隆16年,地方土紳侯世光重建。

 

乾隆17年(1752)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中載:「砌磚為墩,固以蜃灰,高丈三尺,釃水三道,相距各丈六尺,架木舖板其上,可客兩車,旁異扶欄。東西累土成堤,寬與橋稱,計長百二十餘丈。共費白金四百六十。」乾隆43年(1778)台灣 知府蔣元樞泛舟觴詠於鯽魚潭,目睹橋堤坍壞,倡議重修,並勒石為誌,改鯽魚潭橋為「龍潭橋」。

 

籌建該橋的吳延萀,在道光9年(1829)對此橋如下敘述「龍潭橋,在大東門外長興、永康交界,距城五里。道光丙戌年(1826)二月,台邑主李倡修。越丁亥年(1827)四月,熊邑主總成完竣。其橋長三百三十四丈,高一丈,面闊二丈,基闊五丈,橋下出水孔三道。橋之南北各立石界十二丈,自橋至兩邊石界,各寬八丈,亦有六、七丈者,均有鑴明。石界之上有記。」

 

 

SDC15191.jpg

崑山科技大學為「鯽魚潭」範圍內,而「崑山湖」是民國七十年間建校時,人工所挖掘的人工湖,旁邊立有石碑題鯽魚潭,以供人懷古想像當年「鯽潭霽月」的美景。

 

 

魚寮仔.jpg

崑山科技大學東側崑大路1巷接永大路一段,這裡有很多池塘養了很多魚,池塘旁邊蓋了小草屋,所以此處被稱做為「魚寮仔」。

 

依耆宿所言,牛車路(由大灣入府城之路)由今大灣路轉立興路、經埔仔尾、南興路、大灣東路、崑大路1巷(魚寮仔)方向往府城方向,接東區東和路入小東門入城內。

 

 

網寮橋.jpg

在網寮橋以北稱大灣中排,就是鯽魚潭退縮留下一蜿蜒的河道,以南稱三爺宮溪。

 

 

潭底仔.jpg

古鯽魚潭的潭心位於「潭底仔」,是鯽魚潭較低處,故而得名。以前是鯽魚潭的潭域,乾涸後成為良田,是大灣地區農業的精華區。範圍從烏橋附近往南至大灣路之間一帶。

 

 

烏橋.jpg

今大灣路942巷371弄慈濟回收場附近「烏橋」,已改為水泥橋。舊時為木造橋,因橋體漆為黑色,故名之。可防蟲蛀及腐蝕。

 

 

三股.jpg

三股:指灌溉的水量,因此地地勢較低,所以水量較大。

 

 

窄巷仔.jpg

現今崑山國小東南邊聚落,大灣之西的鯽魚潭畔聚落,因潭畔林投叢生,潭乾涸後,庄人開小巷道進出,路寬大約不超過三公尺,牛車只得單道通行,故名「窄巷仔」。由窄巷仔經國光五街、烏橋仔,可入二王崙,為昔時「上山頭」小路

 

 

神泉井.jpg

潭館在今大灣天公廟武龍宮附近有一座百年古井遺跡,2014年3月16日重現天日,奉玉帝旨意進行掏土至見井水,斥資逾兩百萬元改建並規劃八卦基座五龍獻瑞,取名「五龍神泉井」,以青斗石打造,一體成形,是古鯽魚潭畔一口汫水(淡水)井

 

原為大灣溪仔陳姓(陳溫)日大正年間拓今大灣路後移居地,後人(陳文龍)有祀玄武壇,後建大灣武龍宮(原廟坐東朝西),主祀玄武上帝,再增建天公廟凌霄寶殿,增祀玉皇上帝,近年再改建成坐西朝東大廟

 

 

維冠大樓.jpg

位於永大路二段的維冠大樓舊址已化為平地,於2016年2月6日凌晨3點,高雄美濃發生大地震,導致維冠大樓倒塌,雖然調查結果與土壤液化沒有直接關聯,但位於古鯽魚潭東緣湖畔上,該區地形是大灣低地,地質屬於鬆軟沉積物,幾百年來才形成陸地,地質軟如發生地震容易造成「場址效應」會與較高的樓房產生共振效應,所以較不適合蓋高樓

 

 

潭墘.jpg

南灣街與大安街一帶為鯽魚潭畔之地,故名潭墘。

 

 

三角湧.jpg

三角湧為三條水圳之分水站,早期也是大灣地區小孩戲水、游泳的處所。此處為永康市與歸仁鄉分界,是北灣里、西勢里、西埔村三地之分界點,如今水源仍源源不絕。

 

 

八股.jpg

八股:今文化路與永勝街附近,因地勢較高所以水量較小。

 

 

龍潭舊橋.jpg

蜈蜞潭位在埔園里東邊的大集庄,道光三年(1823)浮覆後留下殘跡似蜈蜞名之。龍潭國小旁沿著龍潭街店家後方還保留著橫跨蜈蜞潭溪的拱形橋梁,原北流經蜈蜞潭溪(現蜈蜞潭中排)龍潭國小,接蔦松溪(大排)入鹽水溪。

 

據石萬壽《永康鄉志》記載,蜈蜞潭原為鯽魚潭注入蔦松溪的溪道。道光年間,鯽魚潭潰堤南流後,成為漲潮時海水停留處,漸而形成一條長形水潭。此潭多吸血蛭(俗稱蜈蜞),故名,清時為永康上中里地,戰後以蜈蜞潭設為蜈潭村。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因其名不雅而改為龍潭村。

 

 

育樂街183巷.jpg

北流經育樂街183巷旁的蜈蜞潭溪。

 

 

開天宮方向.jpg

過育樂街往開天宮方向,此段溪水還算清澈 。

 

 

育樂街104巷7弄.jpg

蜈蜞潭溪流經開天宮後方沿育樂街104巷7弄北流。

 

 

蜈蜞潭中排.jpg

經龍橋街305巷往西流至烏竹三千宮廟附近,此處因旁都是工業區所以溪水變得較黑,這段兩側目前沒有水泥護堤,如果此段河道水質乾淨的話應該是不錯的自然美景。

 

 

烏竹橋.jpg

此處有座烏竹橋橫跨蜈蜞潭溪進入永康工業區傳為遺蹟。

 

 

烏水橋.jpg

烏水橋原名烏鬼橋,原意是指跨蔦松溪之橋, 該橋築於鯽魚潭水合新港溪之處,由於是荷蘭人利用其所捕捉的非洲黑奴(烏鬼)所築,故名為烏鬼橋。明鄭時期並曾派兵屯駐於角宿(角秀),護衛此一陸路孔道與開元橋、大橋、小橋齊名,均為當時臺南府城往北行之重要孔道。後來因覺得原名不雅,故美稱烏水(美)橋。

 

舊書云:烏鬼橋庄在永康里,烏鬼所築,烏鬼紅毛奴也,橋圮里眾復修。

 

 

注入台江內海.jpg

鯽魚潭溪北流出海口處已經看不見昔日的台江內海。

 

 

河道變遷圖1.png

王必昌的『重修台灣縣志』記載:「鯽魚潭在永康、長興、廣儲三里之界,匯納眾流,修而不廣,計長可三十餘里,多生鯽魚,年有徵稅,三里之田,資以灌溉,一名龍潭,旱時禱雨於此,位府 治之東,又名東湖,最宜霽月,為邑治八景之一」,鯽魚潭與南邊的蓮花潭所成的絲線過脈,亦是府城龍脈水系分水嶺,鯽魚潭水北流經蔦松溪入海,蓮花潭水南流經二層行溪入海,「蓮花潭在文賢里,周圍里許,與龍潭(鯽魚潭)相對,龍潭在北,蓮花潭在南,二潭夾一府,龍入首也」。

 

鯽魚潭原由南向北流,經蜈蜞潭、蔦松溪、三崁店溪合新港溪(今鹽水溪)注入台江,道光三年(1823)七月大風雨之後台江就漫漫淤積,道光八年(1828)又降豪雨,因洪水氾濫使得鹽水溪的溪水大量的流入鯽魚潭,帶來大量土石堆高地表,阻塞原本的向北流的河道,鯽魚潭便成堰塞湖,因年日來的豪雨使得堰塞湖潰堤,北流之水因潭水滿溢反從埔姜頭南流,沖毀了嵌下陂分水嶺,因此改道南流,溪水和湖水一起經三老爺宮溪、二仁溪入海。


三爺宮溪發源於網寮,全長14.4公里,原為鯽魚潭的水域,溪水南流後,才形成溪流。鯽魚潭雖乾涸,但尚留有低窪濕地之小潭,而在西邊台南台地的坑谷,泉水仍繼續湧出匯集成渠,貫穿鯽魚潭平原南北的水道,稱鯽魚潭溪。

 

 

龍脈斬斷處.png

道光十年(1830年) 臺灣采訪冊記載:

 

「郡城龍脈自馬鞍山發下,平洋橫亙十餘里,至陴仔頭,穿田過脈,口分南北,聳起虎仔山,高昂開屏列帳,盤旋數里,由東進,結此郡。其南畔分水,原從蓮池潭 過頂陴頭,西流入二贊行溪,歸江注海。北畔分水,原由菅林潭過鯽魚潭、蜈蜞潭,通蔦松溪,至三崁店溪,西流入江注海。前年大雨淋漓,北畔沙土壓塞浮高,北流之水反從埔姜頭南流,沖斷龍脈,今龍身已斷,氣脈不貫,經有數年,急宜補救。否則,恐緩難圖,日久非通邑之利也。」

 

「鯽魚潭在郡永康、長興、廣儲西三里之界,匯納泉流,修而不廣,計長可二十餘里。潭水四時不渴,年有徵稅。三里之內,田資灌溉,亦名龍潭。又名東湖。最宜霽月。邑志以為八景之一,實天地生成之水,以養郡龍之氣也。道光三、四年間,北畔許寬蔦松頂淡水濫沖南流,通二贊行溪注海,其中郡龍過夾之脈脊斬斷(沖斷之處已詳在前),而關 鎖之門戶亦浮淺矣(鹿耳門港)。附近居民,罔知傷龍,順勢開掘,反欲以潭作田為善計,而官長、紳耆亦如是弗及細察。於六年間,就潭之中、左、右三架石橋,迎納右溪,通道終屬虛設無用。現潭水幾將涸矣。查後前潭之出息,比此時田之收成,所差無幾,與其改潭為田,僅益數家,不若袪田復潭,無傷全郡之為愈也。試驗邇來郡內商賈,不甚見利,強劫盜賊,彼此頻聞,城廂內外,長流不竭之泉,常常見竭,夫非潭水之涸歟!蓋潭之涸,由於龍之斷,氣脈不能貫通(鹿耳門浮淺亦由是)。堪輿家所謂:「氣者水之母,有氣斯有水」是也。岐黃家所謂:「氣脫則血枯」,亦類是。倘異日仍舊將田開潭(潭開則水歸注,而地氣貫通,龍身無難補復矣),使南流之水仍歸南,北流之水仍歸北,庶龍脈不斷,潭水不渴,港門自通,官民均蔭矣」。

 

 

龍脈沖斷處.jpg

乾隆時期興建的蓬溪橋 ( 三孔橋、姜市橋),約今仁德交流道,往南方就是菅林潭,鯽魚潭還沒潰堤之前,在漲潮時已經有溢流向南流入低漥處(嵌下陂菅林潭)。

 

 

萬代橋.jpg

嵌下陂菅林潭 (菅仔)意為茅草,大約今仁德一號橋(萬代橋)附近。

 

《重修台灣縣志卷二》(1752年) :菅林潭在長興里。地勢洿下,泉流所歸。裡眾築堤障之以灌田,屢有爭競。康熙五十七年,知府王珍勘明,勒石定界,即嵌下陂是也。

 

早期里跟里的交界大部份是天然界線,菅林潭是鯽魚潭退潮時會浮現,漲潮時就連在一起,所以菅林潭最南邊約在今滯洪池北池一帶。因為菅林潭的水域面積變化很大,漲潮時蓬溪橋則無法通行,就必須要擺渡過潭。

 

當地文人陳輝,清乾隆三年(1738)舉人,在〈渡菅林潭〉詩中描述潭水風光與渡潭時的情況。


溶溶潭水碧無垠,兩岸蒼煙鎖白蘋。
山影遠涵波色翠,雲光斜映浪花新。
一肩行李臨流客,半棹歌聲喚渡人。
欲向前村暫棲息,酒帘風起綠楊津。

 

 

絲線過脈.jpg

絲線過脈位於今台南縣仁德鄉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與仁德橋(五空橋)之間至東側虎山分水嶺 ,也是龍脈沖斷之處。

 

 

南池.jpg

永康及仁德三爺溪沿岸地區,由於低窪地區每遇暴雨即造成淹水情形,而仁德地區排水系統無法有效宣洩暴雨,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表示,在(洋仔下)新建「三爺溪排水仁德滯洪池治理工程」,兼具防洪、景觀、遊憩等多功能效。

 

水利署第六河川局於「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爭取辦理「三爺溪排水仁德滯洪池治理工程」。

 

仁德滯洪池總面積約為23.84公頃,分為南、北兩池,面積各為17.12公頃及6.72公頃,採自然溢流方式,出流則以自動閘門控制啟閉,池底並留設深槽區,平時無蓄納洪水時仍可維持一定常水位,除防洪外亦兼具美觀及生態,南池可蓄納三爺溪洪水體積約49.66萬立方公尺,北池蓄納塗庫仔排水洪水體積約13.36萬立方公尺。

 

本滯洪池完工後亦將利用南北兩座水質淨化場,未來除可改善淹水問題,亦可改善三爺溪水質不佳情形,發揮防洪、景觀及休憩之多功能效益,並達成治水、利水、親水、活水及保水之最高目標。

 

 

仁德橋.jpg

仁德橋(五空橋)因跨越三爺宮溪之木板橋有五個橋孔而得名。

 

 

洋下仔.jpg

洋仔為早年鯽魚潭在道光年間「絲線過脈」被水沖斷(民間普遍流傳「小蔣敗地理」之傳說),鯽魚潭改道南流後,逐漸淤積成數個小潭,其一即為洋仔, 本庄因位洋仔之南,故稱洋仔下(又作洋下仔)。

 

 

三角形彈藥庫跡.jpg

洋下仔庄往南方沿著三爺宮溪西側有一處三角形彈藥庫日本軍事遺蹟。

 

 

蓮花潭.jpg

蓮花潭遺址大約在保安路一段車路墘一號橋往東邊方向至文賢路一段,車路墘基督教會附近每當大雨來時,時常有淹水之景象。

 

 

PS:根據林朝棨、孫習之的推論,有兩期明顯的海水進退,即台南期和大湖期海進,大灣海峽與鯽魚潭的形成有莫大關係。

大坌坑文化期.png

台南海侵時期(距今約6500~5000年),大坌坑文化期,海水最深抵達嘉義、木屐寮等山麓線西緣及新化丘陵西麓的新埤、大內、那菝林、關廟及龜洞一線,約今等高線35-40公尺處。 此後1000年間(距今約5000~4000年)海水逐漸退去,最遠曾退至台南台地西緣,等高線約5公尺處,堆積出構成嘉南平原重要地層的台南層。 而大部分的延長河也多出現於台南層上,如八掌溪、急水溪和曾文溪。

 

 

牛稠子文化期.png

台南期海退後,大湖海侵時期(距今約4000~3500年),牛稠子文化期,海水再度因氣候暖化而上升,向陸地侵入達嘉義、東山、麻豆、佳里、安定、善化、大灣和中洲一線,約抵今等高線7至10公尺處。 大湖期海退(距今約3000年)

 

 

台南期及大湖期之海侵海岸線圖2.png

3500年至2000年前的大湖文化時期,台南台地的周圍以有先民居住的痕跡,依據當時所留下的貝塚遺址推測,貝塚一般都在海岸附近,把發現到的貝塚連起來,就可以知道台南台地是一座島,四周仍被大海所包圍。

 

台南期及大湖期之海侵海岸線圖與現今地圖比對,在大湖海侵時期較高的台南沙丘形成「古台南島」也就是現今台南台地,「古大灣海峽」今大灣低地。 在大湖期之海退時而形成潟湖,隨著潟湖的淤塞沙丘逐漸與外海隔離,而古大灣海峽又經台南台地、新化丘陵的堆積慢慢內縮為二個湖泊,北為鯽魚潭、南為蓮花潭。

 

 

範圍c.bmp

大約畫出鯽魚潭區域範圍,今鯽魚潭滅跡久矣,而在古地名也透露著「此處低窪」的訊息。像是網寮(放置漁網的建築)、潭墘(水潭岸邊)、潭底仔這幾個地名就知道,這裡曾經是湖泊,今以不復見, 僅夏秋豪雨成災時,積水形成區域得略窺潭址端倪,既然是低窪的地方,大雨來時自然也是容易淹水的地方。所以在買房子時先看一看附近的地形,或是查看附近的地名,就可事先避開未來容易有天然災害的地方,上圖鯽魚潭內紅圓圈處為維冠大樓,藍色圓圈處為崑山科技大學。

 

南鐵案於民國八十四年的「台南鐵路地下化綜合規劃報告」中以明挖覆蓋法施工,未來鐵路地下化全長8.23公里,深30m,而台地不透水層地下25m處深,必定阻斷東側由東向西流的地下水,若大雨來時鐵路以東地下水與新化丘陵水流往永康區、仁德區,淹水面積將會更廣。即使非雨季,新化丘陵水脈從東向西地下伏流而來,造成永康區(沖積層)地下水位上升,而西部台地(台南層)下水位下降,容易產生岩層受力破裂,位移的現象,一但大地震來時可能造成土壤液化引發大規模房子倒塌,而此處就有一條後甲里斷層帶(粉紅色線)為逆移斷層,不可不慎。

 

後甲里斷層,由台南縣永康國小向南延伸至奇美博物館北方,列為第二類活動斷層,在台灣強震高風險區域人口統計上發生機率44% 就在台南,斷層線直接穿越的人口區域就有1萬2千多人,我們需要有更積極的預防措施。 https://kiang.github.io/faults/

 

資料來源:永康縣志、臺南縣志、南瀛地形誌、台南地名辭書 、仁德鄉志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崑山湖(鯽魚潭)
    全站熱搜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