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門媽起源於十七世紀初葉,隨福建漁民來到鹿耳門嶼,居住在鹿耳門嶼的漁夫,即已築建三間草廟以奉祀天妃媽祖。草廟凡三落:前殿祀水仙尊王、中殿祀天妃媽祖(一座三尊,神尊為軟身)、後殿祀佛祖。

 

永曆十六年(1662)春。荷蘭人投降離臺後,鄭成功為答鹿耳門媽顯靈相助之恩,重建廟宇,廟為二殿,坐東向西,並增祀隨艦護軍之文館媽、武館媽、開基媽,三尊神像亦稱呼為國聖媽。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於臺灣知府下設「海防同知」一員,專司稽查鹿耳門海口。其海防廳著名「文館」;又設「鹿耳門迅」,築砲臺、燉臺、望高樓,派兵、船防守鹿耳門港道,隸屬於臺灣水師協,其迅防所名「武館」。

 

康熙五十八年(1719)由百官捐奉重建「天后宮」,立春秋二祭,奉祀天上聖母,後殿祀觀音,廟前植大榕三株。 在廟堂左右增建文武二館(供往來旅客、官商住宿及候船知所),廟殿共前、中、後三進,縱橫各達七十步,且廣開一百二十個大小門戶,俗稱「三落百二門」。

 


1555ca66f15459.bmp

清初黃叔敬所繪康熙台灣古圖中,鹿耳門北汕尾島上註明「媽宮」,即為媽祖廟之稱呼,鹿耳門港道,鐵板沙線交橫,為台灣咽喉,因此在鹿耳門設炮台二座,敦台三座,望高樓一座,確保鹿耳門安全,使台灣更加安全無慮。

 

 

鹿耳門古廟遺跡

永曆十八年(1664)臺灣軍備圖中,鄭軍軍隊在此駐紥,於鹿耳門嶼上就地取材以泥土築一座土城牆「小砲臺」,監視鹿耳門港出入船隻,「土城仔」因此而得名。

 

以下為清代鹿耳門砲臺相關文獻:

 

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攻下澎湖與台灣,於台南安平置砲三十九尊,並於鹿耳門加築砲臺。

 

康熙五十六年(1717)《臺灣縣志.武備志》奉文築造,鹿耳門砲臺二座,墩臺三座,望高樓一座。

 

康熙六十一年(1722)藍鼎元撰寫《平臺紀略》提到朱一貴事件藍廷珍奉令平台,藍鼎元受邀隨行。鹿耳門之役,藍廷珍率王萬化、林政等四百餘艘,連檣並進。林亮、董方乘勝掩殺,燬賊船。把總蘇榮爭先,亦同登岸,奪取鹿耳門砲臺,焚其營壘。

 

乾隆四十二年(1777)四月新建鹿耳門公館,鹿耳門向有砲臺,亦就傾圮,今亦重加修整。

 

道光四年(1824)三月,總兵觀喜、署道方傳穟、署府鄧傳安上議建砲臺於鹿耳門以防守禦敵。

 

道光九年(1829)姚瑩《東槎紀略》卷一,籌建鹿耳門砲臺曾提到:「.....目前如此,更數十年,繼長增高,恐鹿耳門即可登岸,無事更過安平。則向之所謂內險,已無所據依。北路空虛,殊為可慮!非於鹿耳門對岸埔上,建築砲臺,守以偏師,幾無屏幛矣!.....康熙年間,鹿耳門舊有砲臺,其後不知何時傾失,遂未再建。」

 

 

鹿耳門古廟遺跡

乾隆四十二年(1777),台灣知府蔣元樞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之「新建鹿耳門公館圖說」,可見鹿耳門公館為五進,是官民商人候風守潮留宿之所。公館右側天后宮,後方為砲臺。

 

查鹿耳門孤懸海面,離郡水程計三十里;雖在澳內,而海面寬闊,實與大洋無異。其地周圍皆有沙汕,名「鐵板沙」。若遇風暴,船觸沙汕即裂。地稱至險,離郡又遙;倘或昏暮進口、不能抵郡,不得不到口居住。向來只設文、武二汛矮屋數間,為吏書、弁目稽查船隻出入之所;多人抵口,並無旅舍可以藉居。往來官僚,殊苦未便。近時又奉恩旨:凡宦台者準帶眷口;則凡暮夜進招者,未免臨時周章。至於迎送往來或因公赴口,情形亦然。茲謹與海防同知鄔丞(維肅)度其形勢,捐資籌建公館一所;共計正屋五進,東西各置耳房,周圍繚以牆垣。

 


1555f88d4c13e7.jpg

嘉慶十二年(1807)之鹿耳連帆圖,媽祖宮的位置應該在鹿耳門島東北方的內海處。

 

道光三年(1823)七月,姚瑩《東槎紀略》臺灣大風雨,鹿耳門內,海沙驟長,變為陸地。

 

道光十一年(1831)七月十四日之大雨,曾文溪氾濫造成下游改道,古廟遭洪水浸蝕,只留下「開基媽」、「文館三媽」於古廟內奉祀,其餘的神尊由時任三郊鹿耳門總管的郭光潘以竹筏載運至海安宮與水仙宮寄奉,後移駕至海安宮奉祀,為「海安宮寄佛」之由來。每年的農曆7月鹿耳門媽普渡儀式,由三郊公局三益堂舉辦,在水仙宮舉行,為「鹿耳寄普」之由來。

 

咸豐五年(1855)台灣總鎮府邵連科與曾元福各官暨三郊公局等商賈捐資重建。

 

同治十年(1871)7月28日,曾文溪第二次改道,古廟遭沖毀時庄民搶救神尊出來,決議將文館三媽留在鄭仔寮奉祀,開基媽(五角媽)由土城五個角頭輪流奉祀。

 

同治十三年(1874)再度被洪水浸蝕,整座廟宇都均沉入鹿耳門溪底。1871年~1912年之間台江地貌以改變,而現今廟址也非原來的位置。

 

光緒十年(1884)林贊從嘉義義竹來到土城 ,今青砂街一段附近定居。

 

光緒二十八年(1902)明治35年,顯宮創庄。

 

大正二年(1913)7月夏,有一艘五府千歲(李、池、吳、范、朱)的王船自(泉州富美宮)送放後停泊在澎湖馬公附近,經王爺筊示,其係要前往台南鹿耳門助佑萬民,信徒於是虔建七天清醮後送歸大海。後來王船停靠土城外海,後經「三推三進」事件,眾人請示文館三媽,才知道王船是鹿耳門媽祖請來的,土城子庄民共同迎奉王船及王爺神位,郭長、郭尾昂發起議建廟宇。

 

大正三年(1914)在古廟遺址處挖撈部分古廟建材,擇地於城北路、安中路六段交會處築建廟宇。

 

大正五年(1916)土城人士請秀才王鐘嶽先生一起接回海安宮臨時寄祀鹿耳媽等七十餘尊神像。

 

大正七年(1918)保安宮落成,係祀奉王爺,後殿主祀鹿耳門媽,取用成語保境安民之意,初名「保安宮」,大正十年擴建。

 

民國四十九年沿用三郊界碑上的稱呼更名為「鹿耳門聖母廟」。

 

民國六十四年,鹿耳門聖母廟擇地重建,民國七十年(1981)新廟址落成,更名為「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如今隔著鹿耳門溪的顯宮和土城兩地各興建了「天后宮」和「聖母廟」,但古廟內遺物及遺蹟分別在土城和顯宮兩地發現,也引發了兩廟「正統」之爭,不管真相如何都是天后宮廟的延續。

 

 


14e172fd18f336.png

鹿耳門古廟,於明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國姓爺登陸後,就在登岸處搭建媽祖廟供軍民膜拜,將隨艦的媽祖奉於此鎮駐,當時稱作「媽祖宮」,有「台灣之門」的稱呼。

 

在踏勘竹筏港遺址中也順便來到鹿耳門古廟遺跡,隨著指標走,至安清路與城南路交會口,從橋旁進入,繞到一處偏僻的魚塭旁。遠方就的看見「正統鹿耳門古廟遺跡」的牌子,旁邊紅色棚架就是鹿耳門古廟遺跡地點,據說在明朝初期鹿耳門媽就已經在鹿耳門嶼上駐守靈穴,如今來到這裡可以感受一下此處特殊的地理靈氣磁場。

 


14e172ff57a4e4.png

紅色棚架內佇立著一塊,「鹿耳門原址天上聖母遺蹟紀念碑」 做為古廟之地標。


14e172ffd2c2da.jpg

民國五十年七月,由當年監察院長于右任所題「鹿耳門原址天上聖母遺蹟紀念碑」。


14e172fd8b97f9.png

如今廟宇不存當地民眾仍在此插香拜拜。


14e172fdf269e0.png 14e172fe91bd1f.png

前方留有疑似古廟遺跡的地磚。


14e17308de3ff5.png

今紀念碑後方的漁塭為鹿耳門古廟遺跡所在地,地號土城段443-56號。於九十四年二月間在鹿耳門溪北岸的王天扶、洪水色之魚塭出土,疑似鹿耳門媽祖廟遺跡的磚牆、瓦片、方磚等建築物,目前漁塭已被聖母廟購回。

 

以下為當時開挖照片,各相關文史單位現場會勘。(翻拍紀念碑後方照片)

 

14e17301021049.jpg 14e17301c7a28d.jpg 14e17303f9d096.jpg 14e17305457539.jpg 14e17305cdf718.jpg 14e173070e2e22.jpg 14e17307bd36cd.jpg


14e172fbec5726.png

靠近顯宮橋附近的魚塭旁立有「BB308航測站」,這一帶四周都是漁塭很荒涼,繞了老半天終於找到。

 

 

海圖2.bmp

雲兄用現今地圖比對,雖然有誤差,古鹿耳門港道約在城西街一帶,最有可能是鄭成功最初登陸鹿耳門之地點,但北緯二十三度零三分(古航道南岸),與「BB308航測站」 碑還差一段距離。

 

媽祖宮也可直稱鹿耳門南岸清代天后宮附近之村落,據荷蘭人所繪的圖,稱其為鹿耳門村。但用十七世紀熱蘭遮市附近的海圖疊圖中發現,今媽祖宮庄不在古鹿耳門島內,媽祖宮於媽祖宮古廟東南邊的民房。

 

 

鹿耳門古廟遺跡

土城庄約在道光年間陸化後許多移民搬來此拓墾形成聚落地,同治十年(1871)的洪水沖毀古廟和媽祖宮村莊,光緒十年(1884)林贊與父親從嘉義縣義竹來到土城,今青砂街一段附近定居,光緒十三年(1887)林贊於今北汕尾三路與濱海公路交叉口附近創立「林贊寮」,光緒二十八年(1902)因大水沖毀房舍搬到現在「媽祖宮庄」結庄。

 

1895年日治地形圖可知「傌粗經」媽祖宮的名稱,而「媽祖宮庄」顯宮還是新浮埔尚未結庄。

 

日治時代媽祖宮庄包含了十二佃、本淵寮、媽祖宮、四草湖,光復之後劃分為顯宮里、鹿耳里、四草里。

 

 

鹿耳門古廟遺跡

臺邑浮埔後鹿耳門周邊出現大量新浮地,道光七年(1827)孔道憲以浮埔可以使耕作,放租予儂開墾,府城三郊也設立「萬益館」招佃開墾,沿岸設有「三郊鹿耳門界」地碑。

 


14e1730322fa56.jpg

保安宮位置於安中路六段、城北路、城西街的交叉口,廟宇朝東。為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之前身,民國七十年(西元1981年)鹿耳門媽等諸神祉移駕第三次重建大廟,經聖母降駕指示必需在雞年安座鎮殿,因尚未完全竣工,以致所有神佛必需移駕至臨時行宮,隨後也拆除舊廟,祉留兩座紀念石碑(1981.11.28),之後配合道路拓寬,將舊廟兩座紀念石碑往北移。

 

 

新建鹿耳門公館碑記2.jpg

民國七十年11月17日下午2點半,在古廟遺址處出土蔣元樞於乾隆四十二年四月所豎立的《新建鹿耳門公館碑記》殘碑,長6尺、寬2尺8寸、厚4寸,目前嵌在鹿耳門天后宮三川門龍邊壁上,研判石碑下半部斷碑與碑座仍在鹿耳門溪底尚未出土。

 


以下為鹿耳門古廟遺跡之文物,今收藏於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內。

 

鹿耳門古廟遺跡

民國六十九年12月26日下午4時,台南市政府基層建設疏浚鹿耳門溪,在鹿耳門古廟遺跡處出土「重興天后宮碑記」為花崗岩石材,長58公分,寬122公分。而嵌於鹿耳門天后宮牆面為後來仿刻的。

 

 

鹿耳門古廟遺跡

民國九十四年,於鹿耳門古廟遺址出土之「嘉慶乙亥年錫製香爐」。

 

 

1535ce4489d2ad.jpg 1535ce44b0f714.jpg

廟門前石獅,古代為「狻猊」,作用如同門神一般,鎮廟除煞。


1535ce45125b02.jpg

磚瓦及瓷具為古廟當時所使用之瓷器碎片。


1535ce44d13ac1.jpg

壁磚及柱石。


1535ce4532b9d7.jpg

門枕石。


1584f130ebe0aa.jpg

「鹿耳門聖母廟界」用意在於區分土地所有權與土地的利用方式。 此碑由土城人士,在鹿耳門溪底,舊媽祖宮廟址,連同石岑、石珠及石香爐,將撈獲的物件一併搬移此處。


1535ce44f36736.jpg

鹿耳門於清道光屢遭水患,聖母廟為洪水所浸,三郊與在地居民護廟遂立「箕水豹」石碑於古廟東北方十度,藉以鎮水。同治年間古廟傾毀,此石碑也亦湮沒,後來於民國八十八年(1999) 5月26日石碑出土,位置與方位與記載、口傳相符,此為鹿耳門屢遭水患之證據。

 

 

c雲海龍吟.png

土城聖母廟附近地景位置圖,為了使讀者了解該圖的準確性及合理性,以實地踏查科學定位,符合文獻地形套圖,小心求證還原真實的歷史場景,到土城聖母廟參拜時記得走訪以上景點,來一趟文化之旅。

 

在1652年荷蘭海圖中可見古廟位置四周環海,眾星拱會,四水匯聚,南有七星護穴,北有鉤月高照,為七星拜月之地脈。

 

 

補充:

「Lacquymoy」鹿耳門名稱首次出現在《熱蘭遮城日誌》1643年3月23日記載:「今天議長偕同上席商務員去視察海堡(Redout Zeeburch)和鹿耳門(Lacquymoy),看到鹿耳門與加老灣(Callewangh)之間那塊沙洲,以前造在那沙洲的幾間漁夫的小屋子,已經完全被沖走了,那沙洲在漲潮時,覆在水下.....」。

 

鹿耳門古廟遺跡

鹿耳門地理位置首次出現在 1652年 C.j. plockhoy 繪製 「大員及其附近地區海圖」上於北線尾(Bassemboy)島北端標註了「Lacjemoie」(鹿耳門)與「't Gat van Lacjemoie」(鹿耳門溝)利用套疊技術可推測大約地理位置。

 

 

參考文獻:

熱蘭遮城日誌、方豪教授台灣史論文集、台灣源流、鹿耳門之地點考《臺南文化》第七卷第三期、鹿耳門與臺郡三郊史話、鹿耳門古港道里綜考.黃典權、鹿耳門史蹟研究委員會.郭清林、鯤島探源、台南州祠名鑑、臺灣紀略

 

雲海龍吟

 

arrow
arrow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