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

 

竹溪在古代,是相當美麗的一條河流。不但碧水潺潺,而且沿岸都是茂密的森林,是不少小動物們居住出沒地帶,荷蘭人稱之為「哈赫拿爾森林」。(荷蘭文,原意:茂密的森林)


竹溪在乾隆三十年所記的碑記稱做蓬溪,到了道光年間叫做溪仔墘溪。因河畔竹林密佈、逕取林幽,深具優雅之美,歷代文人屢為其美景詠嘆吟詩。在民國45年台南市文獻會將其列為台南十二勝景之「竹溪煙雨」。

 

道光年間增貢生施鈺〈竹溪寺〉:「信有凌雲千頃竹,相況流水一灣溪。寺資觴詠游裙屐,人喜郊原絕鼓鼙。……」


近代書畫古琴名家朱龍盦〈竹溪步月〉:「碧溪繞幽竹,煙嵐浮遠津。夜來明月好,只少有閒人。」

 

1652哈赫拿爾森林.png

竹溪最早出現在1652年荷蘭人所繪製的台江內海圖,沿岸有茂密的竹林,昔日荷蘭人稱之為「哈赫拿爾森林」Hagenaars Bosch ,意譯為「海牙人森林」意思是伯爵家的圍籬因面積廣大故稱呼為「大林」。

 

 

哈赫拿爾森林綠色範圍.png

哈赫拿爾森林綠色範圍包含今林森路一段、健康路一段、南門路、國民路、新都路、中華南路至南山公墓。

 


14e395aac24d9a.jpg

乾隆十二年(1747)臺灣縣圖,圖中可知竹溪為郡城外第一條之左分水線。此圖為古人目測所畫,所以精確度不高,不過可以看的出來竹溪上游有兩處源頭。

 


14a922765b4c44.png

1944年臺灣堡圖「夢湖」為竹溪的源頭,全長約10公里。早期台糖因灌溉需要,把「夢湖」整頓為兩個儲水灌溉的水池,今日的夢湖僅剩巴克禮紀念公園與文化中心內。

 


15699fd4f1d3f5.bmp

1974年航照圖,「夢湖」地底泉水源源不絕,成為大湖泊,面積約長達一公里。

 


依據臺灣堡圖繪製竹溪流域圖: 

流域1.png

竹溪在歷經長年都市化發展下,水路昔已變遷,目前竹溪上游部分因都市開發河道由地下箱涵取代,今日河道變成道路,那昔日的河道現今變成什麼呢? 雲兄騎著鐵馬沿著流域來一趟竹溪之旅吧。


竹溪發源有兩處:


1、依「台灣采訪冊」所記:竹溪發源於虎尾里(東門外太爺廓前)為德光女中大林溝(小坑溝)那一條支流。

 

2、另一處今巴克禮紀念公園內夢湖。由竹篙厝高地(虎頭山)地下有豐富的水源匯流至大埤堀凹地(一號池)在流往夢湖。

 

 

14a2a3a8d021fc.png

在市立醫院西側,原是地勢相當低的窪地,附近農夫稱為「坑內」,為(二號池)在崇明國中旁崇明綠邑廣場後方一帶的樹叢也是昔日夢湖範圍。

 


15517af3fbd097.png

在崇明國中後方圍牆為(三號池)也是昔日夢湖範圍。

 


14a06ff1b93640.png

從崇明國中、國小後方附近還留有一段小水道,與夢湖匯聚。

 


14a06ff451641c.png

走進巴克禮紀念公園內有一處水潭,就是「竹溪」的源頭,湧泉間歇冒出來,仔細看水面還有冒泡激起小漣漪喔。竹篙厝一帶在早年曾經擁有一片廣大的水域,並有著如詩般夢幻的名字─夢湖。後來為緬懷巴克禮博士對台灣的大愛奉獻精神,於九十二年六月五日將十八號公園改名為巴克禮紀念公園。

 

蔣毓英修台灣府志等志書所稱之王友埤,約在今夢湖範圍,在溪中築堰瀦水,潭水附近皆為水稻田,是府城最早的水利建設。

 

高拱乾纂輯「台灣府志」卷二「規制志」記載:王有埤在仁和裡,佃民王有所築。

 


15517af4a49371.png

夢湖沿著河道往文化中心的方向流過去。

 


14a06fee62aec2.png

臺南糖業試驗所蔗田內的大湖泊,現文化中心東南側的水池即為夢湖原址的的一部份。

 


15699fd50d216c.bmp

在1974年航照圖中還能見到崇明路,崇學路一帶的濕地,在德光女中附近也有一條支流。

 


14a093584e2ad9.png

經過竹篙厝市地重劃區濕地已不見蹤跡。

 


15517af41d84c8.png

夢湖以下至林森路間的竹溪河道約在崇明路上今埋入地底為暗溝。

 


15517af3b32494.png

在六零年代以前當時林森路地下道還未開通,竹溪經過林森路一段前。

 


15517af3c83555.png

過林森路地下道後接林森路一段153巷。

 


15517af4ccacc5.png

在金天宮前方彎進府連路312巷。

 


14a06fec7974ce.png

發現牆上會有排水管,因為這條路以前就是竹溪河道。

 


15517af4b6a145.png

來到竹溪地下道,過磅硿後進入大同路197巷。上方的鐵橋為「月見溪橋」,此段可見溪水侵蝕劇烈,導致地形落差甚大。

 

中國時報記者吳昭明題到:日據時期日本人從宿舍南望此處,對竹溪之美景充滿了詩畫般的情境而有所體會,以溪上明月皎皎,溪中見月,於是取名「月見溪」。

 


155221802e6ee4.png

竹溪穿過大同路進入大同路一段156巷,昔日有座復興橋。

 


152d43fd5d7833.jpg

法華寺南湖畔旁的半月樓又稱月見堂所以此段又稱為「月見堂溪」,木橋又稱為「月見堂橋」下方為竹溪。

 

石教授說法:原名大橋頭,又稱「caron」卡隆橋 。 法華寺附近謎樣之塔:以台灣島的歷史與地誌推測其有可能是守望塔,訪問耆老說是骨灰塔,有言是係附近德記牧場的守望台;是否是三百年前的望月樓遺跡?還有待大家探討。

 


15808212a62e97.bmp

1959年台南市街圖,魁斗山附近有間「德記牧場」當時養的乳牛喝這條潺潺清澈的溪水。

 


14a2154932217b.png

經法華寺前過大同路一段156巷穿過法華社區籃球場沿府連路至健康路。

 


15517af44f1f0a.png

竹溪從健康路和府連路口的法華橋下的地下箱涵流出。

 


14a06fed940b0c.png

體育公園旁的竹溪中游整治為「台南市東幹線排水溝」,一起流入竹溪。

 


1587230c04d7a7.png

河床下的左右兩排溝渠就是在2004年時環保署補助五百萬,市府在竹溪興建一條寬4公尺、長25公尺的長型人工濕地,利用水生植物自然淨化水質,之後濕地缺乏維護雜草叢生,反成為蚊蠅滋生地。

 


15517af50b9ca7.png

鳳凰吊橋。

 


15517af3df2d4e.png

沿岸建的竹溪寺是台灣第一所寺廟,相傳創建於明末永曆年間(西元1661年),原名小西天,因臨竹溪而命名與法華寺、開元寺、彌陀寺並稱為台南四大古剎。

 

 

DSC_0820.jpg

過竹溪寺往南經體育路至國民路段水質清澈,沿岸生態豐富,現今還保留哈赫拿爾森林原始林面貌。

 

 

 


15517af4e55254.png

流經國民路金湯橋下進入南市第一公墓-「桶盤淺南山」


順便一題:在這裡有幾個墓穴名分別為「絲線吊銅鐘穴」、「貳龍搶珠穴」、「蛇仔穴」、「兔仔穴」有機會在介紹。 而竹溪流域整體來看,就地理風水而言屬於「九曲水」格局。而沿途有轉彎就有結穴處,如法華寺、竹溪寺、天都禪寺等都建築在結穴上。而桶盤淺南山公墓裡更是符合風水吉穴,府城歷代文人雅士都安葬於此。

 


15517af4f94f39.png

這裡就是「絲線吊銅鐘穴」之前雜草叢生根本下不去,而現在變成金湯好望角公園很漂亮,清明掃墓時記得來這裡走走。

 


155335ccfb69bd.jpg

流經連家祖墳前,位於台南市火葬場附近,此處為「戲水龍蝦穴」。來龍由府城正龍之支脈盡頭所結,前方突出的案山為珠,此局金城環抱水,巒頭佳!

 


155335ccd983da.jpg

連得政墓坐戍山辰向,民國六十七年戊午梅月重修,墓碑上刻著連公得政,妣沈秀、劉妙,仝塋。 左側的立石後裔列名由上而下由左至右,依序有: 「男 城璧、孫 環、曾孫 埼甸,玄孫 惠民,新民」等。 「男 雅堂、孫 震東、曾孫 戰,玄孫 勝文,勝武」等。

 


15517af39dd7c6.png

南山橋兩側因土質鬆軟,每次大雨,兩側堤岸經常塌陷,甚至連墳墓也因此塌倒,希望早予整治,避免因雨又遭沖刷。

 


14da6d2101443f.png

順道來鄭成功的姬妾曾蔡二姬墓的墳上祭拜以表心意。「舊地名新坪」

 


14da6d20ad98eb.png

藩府曾蔡二姬墓前方的竹溪。

 


14a0e507999767.png

蜿蜒過藩府曾蔡二姬墓至中華南路,流入中華南路下的地下箱涵,上方為鎮山宮。

 


14da6d2149209e.png

竹溪流經師爺塚溪仔墘附近。風水地名「貳龍搶珠穴」因道路延伸破壞地貌,如今寶穴以消失不見,位在中華南路與西門路一段交會處路面下。

 


15517af3782a6a.png

在中華南路一段與西門路一段旁的地下箱涵流出。在這裡拍很危險有1樓半的高度。

 


15517af38a510e.png

向西流入鹽埕區接日新溪。

 


15517af48da350.png

接著蜿蜒到永安街至善橋。

 


15517af4337254.png

過至善橋後就是日新溪(鳳尾溝)北側為鹽埕村落,南側為鯤鯓村落,一路往西出海,注入台江

 


利南溪2.bmp

竹溪下游永安街至善橋附近往西北方成了利南溪,由於河道曲折夏秋大雨常造成本地水洩不及,又因原鹽埕溪口被居民擅建魚塭,妨礙上游水流疏通,使鹽埕場遭水患。民國三十五年,經市府發動民眾,開鑿出一條人工河道連接竹溪,現今郡南里東,分洪竹溪溪流,名為「日新溪」,使之直接西流入鯤鯓湖出海。

 

連結延伸閱讀-利南溪

 

 

清水路.JPG

過安工二號橋,原為日新溪出海口,民國六十年裁廢鹽田,將潟湖部分填平,興建國民住宅與養殖漁塭,日新溪一直往西發展,使潟湖成為沼澤地,因受到潮汐的影響,此段成為紅樹林的生育地,樹種以(欖李、五梨跤、海茄苳為主)由茂密的紅樹林組成了綠色河道,也是水鳥棲息覓食的重要棲地。

 

 

鯤鯓碼頭.JPG

日新溪河道終點處,昔日為四鯤鯓養蚵卸貨的「四鯤鯓碼頭」,未來將規劃為安平港四鯤鯓散雜貨碼頭港區範圍,碼頭自貿倉儲、貨櫃集散站。

 


補充:

竹溪上游源於現今巴克禮公園蓮花池,柔綠的柳樹,風景十分怡人,自然的湧泉來到中游,由於沿途接納大量的汙水,昔日清澈的水質已不復見,只有在中央一段竹溪寺和南山墓地間,因人煙稀少至今還保留河流原始地形與原本的生態景觀。

 

都市因過度開發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最大的破壞,下游至四鯤鯓漁村聚落塭岸旁蘊藏豐富的紅樹林自然生態環境,希望未來市府能規劃成為「四鯤鯓紅樹林」保護區,維持都市的生態平衡。

 


參考文獻:竹篙厝人士訪談、李仁慈里長口述、石萬壽教授口述、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

 

 

雲海龍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月見溪行館 竹溪寺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雲海龍吟 的頭像
    雲海龍吟

    雲海龍吟

    雲海龍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